150-2777-6366
150-2777-6366
战略新兴矿产进展突出:锂■■◆◆★、锆铪★◆★◆■■、氦气★★■■、稀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矿产成果斐然。新发现西昆仑— 松潘 — 甘孜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■★★■★,预测资源潜力达3000万吨■★■,2024年我国自产锂资源增幅超 30%■■★,成为平抑国际锂矿市场价格的 “稳定器★■★”。新探获锆英石资源量 8.5万吨、铪资源超千吨。“十四五” 期间,我国氦气勘查开发实现从无到有的重大飞跃,大幅降低氦气外采率,全国新增探明地质储量40◆★◆■■.7亿立方米。我国稀土资源全球优势进一步扩大,山东省郗山矿区新增资源量102万吨★■,四川省凉山州牦牛坪稀土矿预计新增496万吨,云南省红河州南部发现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,有望成为我国最大中重稀土矿★★。
1月14日,自然资源部召开2025年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■◆★★。会上■★■■,我国矿产资源领域在找矿突破、综合利用、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一一揭晓。
标准制定与监管强化:发布125种矿产的开发利用 “三率■■” 标准,划定资源利用底线,激励矿山企业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。下一步,将强化 “三率” 标准实施的监管★◆★◆,把 “三率◆■■★◆★” 标准利用情况纳入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管理,发挥信用管理和社会监督作用■◆★★。
即将在2025年3月21日至23日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国(石家庄)国际矿业博览会正在积极筹备中★★。据悉■◆★■◆,此次展会将汇聚国内外的矿业企业、专家学者、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,展示最新的矿业技术◆★■★、设备和产品,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。展会将设置多个展区★◆◆◆◆■,包括矿产资源展示区、矿业技术设备展区◆◆★■■★、绿色矿业展区等★■★★,全面展示河北省矿业的发展成果和未来趋势。
大宗矿产取得重大突破◆■:在西藏地区★◆★,预测铜矿资源超亿吨■◆◆★◆,有望成为世界级铜资源基地。贵州汪家寨矿区新探获全隐伏大型铝土矿资源量5300万吨■■■◆★,山西孝义发现我国最大单体铝土矿,预计新增资源量1.08亿吨■★■。鞍本地区新增铁矿资源量17亿吨,河北、山东◆■■、新疆等地新发现一批富铁矿,山东齐河--禹城地区已成为亿吨级富铁矿勘查开发基地。云南省镇雄县羊场— 芒部地区新增磷矿资源量27◆◆.6亿吨■◆■◆,是亚洲迄今探明的最大规模隐伏单体富磷矿床★★■◆◆,有望形成滇东北磷矿大型资源基地。
资源评价与效益提升:依据矿产资源采选冶新技术,开展共伴生★■■■、低品位资源评价★■,使大量“呆矿” 变 ■◆★◆“活矿”、小矿变大矿◆◆、一矿变多矿,大幅延长矿山服务年限,提高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◆★■。推广应用300多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后,应用企业的平均开采回采率、选矿回收率均提升9个百分点■◆■★,综合利用率提升15个百分点■◆■★★◆,矿业产值增加超过3700亿元。
能源矿产保障能力提升: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迅猛,鄂尔多斯盆地探明3个千亿方级深层煤层气大气田,地质储量突破5000亿立方米,接近该地区以往煤层气探明总量的70%。琼东南海域陵水36-1气田发现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,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■◆■。同时◆◆◆★■,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■■、19个千亿方级气田,三门峡盆地油气调查取得新突破★■■★◆■,铀矿资源量大幅增加,探获10个大型以上铀矿床,甘肃泾川发现特大型铀矿。
探矿权出让与资金投入:2024年,自然资源部首次向地方下达探矿权出让计划,设定探矿权出让数量底线,全年提供战略性矿产勘查区块超过1400个,创近十年来历史新高。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投入,引领社会资金积极参与,◆★■★“十四五” 累计投入找矿资金4000亿元■◆★,其中社会资金占92%★★◆◆★。
法规与方案编制:为推动矿产资源领域进一步发展,自然资源部将加快起草《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》■◆■★,出台相关条款配套政策规定,为矿业市场松绑减负,吸引更多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参与■★。在编制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“十五五” 实施方案》时,充分听取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的意见建议和诉求■◆■,将地勘单位★■、矿山企业急需的调查工作纳入财政出资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安排,形成合力促进找矿突破。
技术攻关与应用■◆◆:加大选矿技术攻关力度◆◆◆,攻克了一系列低品位、难选冶、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。如首次突破低品位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◆◆★◆■■,盘活竹山— 竹溪地区铌资源92.9万吨;创新超微细粒钛铁矿高效回收技术★◆◆◆,盘活攀西地区钛资源8700万吨。
绿色勘查与矿山建设■★◆: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林草局印发《关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实施绿色勘查的通知》,全面推行绿色勘查;会同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利用土地、金融■★◆◆、财税等政策,推进绿色矿山建设,目前全国已建成超4700家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矿山。